為深入貫徹落實省、市紀委監委2023年鞏固提升“點題整治”工作要求,助力“雙減”工作全面落實,福州市義務教育學校結合實際,將科學實驗、科技創作、創客活動、觀測研究等科學教育融入課后服務,滿足學校多元化需求以及每個學生成長和發展的需求,豐富學校課后服務活動。
福州市各學校針對不同學齡段學生的學習特點和需求,設計不同類型的科技課程,內容涵蓋科技團課、科學實踐類課程、科學講座等,注重培養學生的科技創新意識,關注學生動手實踐課程能力、團隊合作精神等培養。
據介紹,福州教育學院附屬第一小學開設機器人社團課與無人機社團課,以系統的學習、分階段的訓練,讓學生們在動手實踐中學到知識;福州教育學院附屬第三小學開設各類科學實踐類課程,讓學生學會用科學的眼光探索世界;福州金山小學與福州大學石油化工學院合作開展了“化工小實驗”課后興趣班活動,讓學生們近距離了解化工和綠色生活的奧秘,激發學生的科學思維和創新意識;福州江南水都中學依托福建省中小學勞動教育實踐特色項目“開心農場”,開展耕作勞動與科學實踐課后服務活動,實現勞動教育與科學實踐的創新融合;鼓樓第一中心小學教育集團鼓一校區科學社團通過開展科普講座、人工智能創客、機器人等活動,培養學生科學興趣和創新實踐能力;福州市花園小學開展人工智能特色課程,讓學生深入體驗人工智能的魅力;福州實驗小學臺江分校開設了科學實驗探索社團、航天航空社團及AI機器人社團,寓教于樂;福州市光明小學社團活動開設了機器人搭建、圖形編程、科學小實驗等科學類課程,通過各類活動將少兒的創意想法通過動手能力變成可操作性實物,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;福州市僑園小學聚焦孩子們成長發需要和科學興趣,開設“雛鷹翱翔”熱氣球、模擬飛行體驗課等素質教育課程,為孩子們呈現出一節節生動有趣的課堂;福州市羅星中心小學開設船模創客、人工智能(編程)等特色課程,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,培養學生的邏輯能力;福清市濱江小學開展種植科普實踐活動,讓學生在種植中探索科學奧秘,感悟生命成長的力量;連江縣溫泉小學通過制作和展示各種小發明,培養學生對科學的好奇心、求知欲;閩侯縣第二實驗小學開展各類科技類課后服務專項社團,培養學生鉆研科學技術的積極性,提升其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發揮創造精神;閩清縣城關小學開設3D打印、科學小實驗等科學類社團,激發學生思維的火花,以此提升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;羅源教師進修學校附屬小學、羅源實驗小學以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,積極引導學生親身經歷,使學生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,為學生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;永泰一中積極開展各種編程和智能機器人等科技活動,滿足學生多元化、個性化的需求;福州高新區實驗小學開設無人機、機械創意拼搭等科學課程,讓學生初步了解通信技術、機械電子等科學知識。
未來,福州將繼續以學生的實際需求出發,積極整合優質的科技、科普資源,助力各學校開展多元化的科技教育活動,滿足學生更多的個性化需求,真正做到“讓科技教育惠澤每一個學生”。